=============!!就算日子再崎嶇,夢想還是要把握!!==================

網誌內的文章..均是由傳說中的olen所撰寫...大部分為自己練功的心得文....歡迎各位藍調咖來交流....但若有任何形式之轉載也請著名出處喔^^..感謝你!!!

==================彈藍調!!!~救台灣阿!!!=======================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 部落格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授權條款授權.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18.腦神經科學的音感訓練的啟發

●腦神經科學的科普時間:

人體的一切動作都是由大腦主導,藉由生物電以及複雜的神經元配合來達成所有的動作,探討「意識」與「大腦」的交互作用一直都是人們很關心的課題,究竟「意識」是從哪裡開始介入的呢?早在上(20)世紀80年代生理學家Benjamin Libet(班傑明·利貝特)設計了一個關於「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實驗(1983年),他聚集了一群自願者,告訴他們可以依據時間的刻度自由地移動手指,並配合腦電波儀去偵測腦中的電場變化,藉以得到「A.自由意志發動的時間」,「B.手指觸發按鍵的時間」,以及「C.腦波開始作動的時間」等3個數據,據研究結果顯示,腦波啟動的時間竟然比自由意志發動的時間早了0.3秒左右,換言之,在你的意識決定按按鈕之前,你的腦中已經預先做了準備,甚至是發出了電波指令,讓你誤以為意識與大腦反應的時間幾乎同時作動,其實你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是行為早在意識發動之前就被大腦決定了,實驗結果產生「大腦的運作凌駕於個人的意識決定」這個匪夷所思的有趣現象


另一個經典的實驗是「大腦中自動腦補的錯視現象」,人體有很多的感受器官,負責接收各種訊息材料,再由大腦判讀後,添加(或是說修復)了一些並非真實的元素提供給你的認知,供意識隨之取用,舉例來說最常見的錯視現象,下面經典的錯視圖中,AB方格的顏色其實一模一樣(https://youtu.be/DzNBBhxCli4),這是所謂的真實,但是大腦為了方便意識的理解,所以自動加了明暗的辨識參數,讓你怎麼看都覺得視不同顏色,毫無「違和感」,就像大公司裡的某個神祕員工,為了讓老闆更好理解某項業務,就自動潤飾了某些數據,而老闆全然無法察覺。


再來做個小實驗,先閉上左眼,用右眼注視左邊「
+」符號,然後前後的移動,改變觀測距離,用右眼的「眼角餘光」去看那個黑點(切記右眼一定要盯著「+),你會發現在特定距離的時候黑點消失了,餘光會變成一片白色。


那如果在黑點上再加一條直線(如下圖)重新實驗後會發現黑點一樣不見了,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在事實中不存在的連貫直線,這代表大腦在遇到視覺盲點的時候「自動」利用周圍的景色把成像腦補了,最終這些自動修復的結果會形成「記憶」,所以每個人腦中所記得的事可能都存在這一部分大腦自動修補的非事實部分。



這些經典的腦科學實驗,顯示在我們所謂的自由意志後面,可能存在著另一個在控制大腦作動的「深層意識」,因為尚無法被觀測或是證實,所以每個人可以主張不同的詮釋,這是現今腦科學領域最有趣的議題。有人把它當作是個人的延伸,直接稱之為「潛意識」,有人把它當作是的集體意識的分支,認為每個人都只是意識的微小碎片,我們只是由宇宙中某一個意識分化出來的而已,死後終將回歸、匯集到同一個意識身上(大聖靈?)。究竟自由意志是由「個人的潛意識所主宰」,或是「某個高級意識的分化」,就看你願意相信到哪邊了,無論如何,依據目前的腦科學研究顯示,「你的自由意識可能是被動產生的」這個選項明確的被保留了下來。

 

●靈感的產生是一種超能力

每個人的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本來就並非全然真實」,意識無法控制大腦的自動修復功能,這是目前觀測到的結果,「大腦的活動先於自由意識」,你可以它說是一個「大腦中的生物機制」,但是反過來想,我們也可以說是因為有這個機制,讓我們在全然一致的真實AB方格中,判斷出了真實以外的參數,「B在陰影之內,而A沒有」,這是否就是「智慧」誕生的契機呢?人是目前只知唯一存在的智慧生物,會不會就是因為我們可以「理解」的到真實以外的參數?所以大腦的欺騙,反而是種超能力的展現?因為能夠「感知(看的到),所以能夠「聯想」,因為可以聯想,所以會產生「靈感」,所以只有人類才會有所謂的「藝術家」


「真實」是人體器官能夠感受到世界的基本參數。

「理解」是大腦給你的超能力,讓你感知到真實以外的參數。

「聯想」是活用所知的參數,有意識的與大腦進行交流

「靈感」是綜上而生的智慧,是()意識與大腦合作下的成果。


玩音樂的人耳朵要好

「聽力」可以說是音樂人發展最關鍵的項目之一了,但是通常聽力好的人解釋起來都很虛無飄渺,能夠直接聽出和聲進行的人,我們會說他的「耳朵很好」,能夠直接唱出(並且唱準)旋律的人,我們會說他的「音感很好」,演示起來就如同「直覺」般的自然,但是這種能力到底該如何鍛鍊呢?是由「自由意志」反覆背誦磨練出來的?還是只是大腦的反射動作?站在生物的構造上,耳朵只是個受體,在接收到了音頻的的震動後傳回大腦,再由意識去感知「大腦認為這個什麼音符或是音程」,它通常不是一個試誤的過程,比較像是瞬間完成的「反射動作」,聽到了這個音,腦中自然跳出了一個Fa,是落在潛意識的範疇,如果還要能夠唱的準(輸出),從前面的科學實驗就能夠知道,它是經由大腦自己作動的,當你發出聲音的當下,就決定了你的腦中是不是存在這種能力了,反過來說,當它已經形成了一個能力後,也就已經跳脫出了自由意識的控制了,這是訓練後的結果,如果大腦已經形成了某一個習慣或是認知了,那也表示它將會很難被修改回來,就如同具有「絕對音感」跟「相對音感」的人一樣,彼此是很難透過練習相互轉換的,所以無論是何種訓練,事前要先搞動「目的」是什麼?對症下藥,設計出對應的練習方式,才有機會得到相應的音樂能力,否則錯誤的習慣一但養成,將會比初學者更不容易調整。

練習的目標是為了「確認」大腦能夠辨識出音跟音之間的關係,不是利用自由意識反覆的復誦、對比、試誤吟唱來習得的,所以開口唱音這件事就顯得格外的重要,耳朵聽見是「寫入」大腦的機制,嘴巴唱出來是「輸出」的機制,可以藉以確認大腦變辨識的東西無誤,也確認大腦調動各部位肌肉,發聲的反應正確無誤,一但大腦習得了技能,寫進了深層意識裡面(包含肌肉的調配等訊息),自然而然地就能夠反應出對應的音高了,試想一下,你在唱DoReMi的時候是像調音器一樣慢慢的扯著喉嚨往上唱到了目標音,用對比的方式?還是直接唱出來就是相對準確的了?所謂的能力應該要像後者才對,鳥在飛翔的時候只會關注在眼前的方向及目標,不會去管翅膀該怎麼煽動,起心動念之後,就交由大腦去完成所有的動作,中間的過程就是肌肉反射,也就是訓練目標。所以訓練的時候不要去做「對比」,像是英文單字依樣反覆覆誦,那是你自以為的「理性」,通常效果不大,應該把每個音()當成是班上的同學去跟它相處,到學期末之前你自然會記得所有班上同學的名子與特徵,不是因為它的座號,而是真的去認識這個人的本質。「你應該要有意識的去訓練你的大腦」,再用結果論的方式去感受你是不是真的「得到」了這個能力,因為大腦無法直接控制,當你喊出聲的時候已經是結果了,一拍兩瞪眼!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所以不用太過於自責,因為大腦受限於DNA的限制,每個人的學習曲線不盡相同,有的快有的慢,關鍵在於學習的方向是否正確,在良性練習的堆積下,相信大腦是可以訓練的,而且我也相信所謂的技能是會回溯到「深層意識」層面去的,換言之,即使投胎於來世,或是換了不同的軀體,受到不同的DNA限制,終究會因為已經經歷過而變得容易上手,也就是「天份」的體現。常常聽人說「做人不能輸在起跑點上」,很好!那我們就從上輩子開始好好努力吧()

想法(或是說練習)如果只存在於心中(例如只在心裡冥想DoReMi的音高),沒有唱出來驗證,那是不會有進展的,因為這只存在於自由意志的層面,大腦會讓你自我感覺良好,說好聽一點就是在消除不確定感,說難聽一點就是在欺騙你的意識(像是錯視一樣),所以是回溯不上去的,自然也不可能輸出,所以一定要唱出來,讓你的耳朵接收到,驅動你大腦中的辨識部位再牽引配合的肌肉發力,最後回饋到歌唱中驗證,反覆的一次又一次,只要輸入的東西是固定的真實(樂器音要調準),一定會得到對應的回報的。至於能力是不是能夠延續到下一輩子,這個目前不得而知,但是你可以選擇相信或是不相信,把音樂當成是修行的媒介,透過有意識地與大腦溝通,讓大腦學會更多的技能,探求「我」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說不定這就是一個「頓悟」的過程。


「有意識的與大腦進行交流,直到大腦自己回饋出新的想法」,這是「智慧」的過程,也是「成長」的關鍵:不停的思考。



●關於意識的個人見解(以下就偏離主題了,請自行斟酌參閱囉:))

對於意識的解讀,可以會形塑你的價值觀,影響你對世界的看法,甚至是決定你應該如何與世界相處,當然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要啟發你對音樂練習的想法。我還是相信「意識」是個人的產物,只是哲學上探討的「我」,到底主體是什麼?是目前感知的「自由意志」本身?還是背後的「深層意識」?我相信目前的意識、認知(或者是說存在於現世的意識),可能只是人腦中發展出來的一種功能,一種認知的潤滑劑(大腦會自動幫回憶腦補、發展錯覺讓你快速認知或是在人工盲點上覆蓋新的圖像以便讓認知滑順、無縫接軌),一種對「需要」或是「慾望(想要)」進行認知合理化的被動程式,它受限於生物本身的DNA以及後天客觀環境的發展影響,只能存在於現世的軀體,最後也會消滅在這世上,跟人體其他器官存在的意義相同,可能只是用來服務背後「深層意識」的體驗工具,所以「我」到底是什麼?「我」存在於那裡?「我」為何而在?一切的答案都指向了背後的「深層意識」,誰控制了我的大腦,誰就是「我」的主體,這是我目前相信的事。就算「自由意識」是被動產生的,那至少巨觀的行為模式也必須一定程度符合「深層意思」的主導。就像一個在打電動的人,你控制銀幕中的人往左跑,它總不會那麼叛逆的往右跑,只是玩久了你可能會因為這個沉浸式的人生體驗遊戲太過於真實,而忘記了你的本體其實是坐在螢幕前的那個你而已。那如果你再控制遊戲中的角色去電視機前玩遊戲呢?你是不是變成更高等的存在了?


「自由意志」:受限於DNA的遺傳物質與現世中感受到的一切,是大腦發展出來的產物,讓你永遠都能為自己的行為與人生發想找到最佳理由的體驗工具,雖然產生的靈感或是想法等不見得是「自主的」但是一定與自由的「深層意識」有極大的關聯。


「深層意識」:是「我」的本體,我相信它是自主的,但是無法在遊戲中直接顯現,只能透過大腦來操控人的行為,與自由意志感受到的想法可能有87分像。

以前認為「自由意識」就是我的主體,所以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的意識裡沒有壘世的記憶,那也代表者,過完這一生的我或許不會留下任何東西,那我到底還要不要去追求某些「肌肉記憶」的能力?還是要留著有限的精力去探索「Know How的部分」或是心靈的部分就好?但是透過腦科學的研究,我們知道大腦不由現在的意識所主導,那也許代表著你能夠做出的「肌肉記憶」、「直覺反應」也是由深層的潛意識所操控的,因為潛意識在哪裡說不清楚,可能是另一個維度、或著根本不存在時空的約束,說不定學到的一切能力或許也能夠達到跨時空的效果,可以一直保留下來,「一切的努力都是有幫助的」,這麼想問題的話,自然就釋懷了不少,所以試著去相信一切都是有意義的,把握當下吧。

 

 

 

●參考資料:

一、【震撼】“我”其實根本不存在 |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https://youtu.be/vu1H39yi1Pc

二、如果我們沒有自由意志?| 大膽科學

https://youtu.be/ymOBv8AngOo

三、過目不忘的超級記憶是好事?錯!代價其實很恐怖|人類為什麼會遺忘|思维实验室

https://youtu.be/Kv2YOsNeMBI

 

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

8.12調251視覺化發想

 

II-V-I進行是所有想要進入爵士領域的樂手絕對無法閃避課題,如果能夠把12調的251順序都記下來,不只在譜面分析的時候會加快很多,在彈奏上也比較能夠進入跳躍性的思考,不用1個1個推半天,心都累了自然樂趣也降低了不少,所以如何有效的把各調的251都先收進來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題目囉。

吉他是一種非常視覺化的樂器這就不用多說了,所以我們比鋼琴手多個一個複雜的指板可以參照,所以我心想為何不拿來多加利用呢??

[Step 1]首先,我試著聯想,從A至G當作是II級的時候,我腦中會瞬間跑出哪一個靶位能夠讓我自己直接可以看出II-V-I的位置(為了跳脫樂理上的束縛我刻意不從C調開始想像),之後慢慢發現,好像可以把他們全部都壓縮到前4格去記憶,準確來說,9成9都落在吉他手最熟悉的前3格,所以舊型形成了前4張圖的相對位置。

[Step 2]再來,我將II-V-I的進行濃縮到第1個音上,彙整到第5張圖上,練習的時候就是藉由第5張圖去想像前4張圖的相對位置,要練習到可以很容易地從第1個音(II級)看到完整的進行,藉以脫離樂理全半音計算的理性思維,直接轉為前3格的圖像記憶。

[Step 3]最後,為了方便記憶檢索,我試著把「目錄」給抓出來,恰好可以發現由A至G的記憶始點剛好可以形成一個外旋的同心圓,這不是預先設定好的,所以我也覺得很酷XD,如此就可以將記憶分為3層,1.索引,2.II級單音,3.完整的251進行。寫起來好像很複雜,但是這樣可以方便逕行腦內的練習,也能夠記得比較長久。黑鍵的位置倒是沒有什麼可以聯想的,就是盡量跟鄰近的白鍵去做對比而已,例如EAD與EbAbDb(我會直接口語念成"降EAD"),如果是採用這個歸納的塗去記憶的話,也可以發現Gb與Db開頭的II-V-I剛好都在第2個,他們兩個跑到I級的時候都會變成白鍵的音(E & B),剛好都是吉他的空弦音,而且可以很自然的"看到",不像理論推導的時候要寫成Gbm-Cb7-Fbmaj7,超~~級不直觀的,這也是圖像記憶最大的優點啦,提供給大家參考囉。

提醒一下,不同的歸納方法當然會形成不同的圖像,我覺得這個就還滿"個人化"的,所以我提供的一個參考的做法,是對我自己來說比較好的記憶法,當然也建議大家可以自己動手試試看,說不定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喔,以上。